学校主页

教师风采

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师风采 >> 名师风采 >> 正文

爱心铺就成功 智慧沐浴教坛 ——记“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张从军教授

文章作者:校报记者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07-12-28  浏览次数:


他,高中毕业后作为下放知青当了民办教师,在那里肩负着为人师的责任,体验着师生间朴实的情感,耕耘着育人传道的事业。如今的他,年过半百,却依然执著于年轻时的梦想,站在大学的讲坛上,继续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他说:“我喜爱教师的工作,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便是我校应用数学系系主任张从军教授。让我们一起来回望他几十载的执教生涯。

曾经沧海  激情岁月

教授出生于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幼年丧父的他经历过那代人遭受的更多苦难。高中一毕业,他便下放到了安徽的一个乡村,开始了艰苦的农村生活。在那期间,他干过各种农活,开过柴油机,做过会计,当过民办教师……回忆起这些,张教授显得十分平静,他认为“失去了宝贵的青春岁月,非常遗憾;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磨难,不无收获”。

当时只有18岁的他,就已经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在同学们眼中,这位大哥哥语数外都能教,还当班主任,大家对他又敬又畏。课上,张老师与同学们分饰着师生的角色,丝毫不敢含糊;课后他们又成了“弟兄们”,一起谈心,一起打球。后来他将信将疑地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试,没想到如愿获得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分别那天,学生们一起为他送行,大家依依惜别,纷纷留下热泪……师生之间那份浓浓的情谊让他深受感动。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的几年中,对知识的渴求使张教授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过的是单调的“三点一线式”生活。张教授回忆说,当时的学习资料相当匮乏,连课本都是临时油印的,更别说参考书了,每次上街的主要目的基本上是“淘书”。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教授凭借顽强的毅力,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后来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之后,他一直继续着教师的岗位,讲台一站就是二十多年。

积极探索  投身教学

18岁那年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后,张教授就从未间断过对教学工作的满腔投入。在教学之路上,他始终踏实地前行,不断创新。我校应用数学系承担着全校三十多个专业的数学教学任务,作为应用数学系系主任,张教授更是躬身力行,时刻关注着数学教学的运行状况。

“编写一本教材似乎不难,但要编一本好的、适用的教材绝非易事”。在实际教学中,张教授和他的同行们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数学素养,决定编写一套更适合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数学教材。几经寒暑,张教授带领大家收集各种资料,去其他高校调研,请教财经类专业教师,旁听西方经济学讲座……就这样,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探索着,用不懈努力的精神与汗水编写了一套新教材。新编的教材中,他们注重介绍经管学科所需的数学工具和数学软件,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付梓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并被许多高校作为教材选用。如今该教材已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相关项目被列为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不仅如此,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数学文化氛围,张教授曾带领数学系的老师推出了数学文化活动月活动,组建数学建模协会,组织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征文等等。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大大调动了我校学生学习数学并联系实际的积极性。

“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今年7月,在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上,我校应用数学系被评为全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教学先进集体,张教授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教书育人  一丝不苟

教授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做好预习和复习。每次上课,他都会花几分钟时间“钦点提问”,根据反馈情况来了解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可以调节上课进度,又能吸引学生。

“授课条理清晰”是同学们对张教授的一致评价。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充分的备课,张教授上课很少依靠书本,却总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好课堂45分钟。他的教学理念就是通过联想与启发将同学们引领进数学的殿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他也下了很大功夫:根据同学们的精神状态,用广博的知识调节课堂气氛;对于枯燥抽象的理论,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为了更好地阐释“集合论悖论”,张教授引用了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如果一个理发师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是否给自己理发?它是集合论悖论通俗的表述,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气氛好不热烈……类似的场面在张教授的课堂上屡见不鲜,使大家在互动中真正收到了学习的效果。

课上课下,同学们都很愿意向张教授请教,他总是报以十二分的热情。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严格要求,鼓励攀登;对于成绩偏下的同学,他一视同仁,循循善诱。有些同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张教授就耐心指导,直到把问题讲透,让他们搞懂为止。“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最喜欢的职业还是教师!”如此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张教授最真挚的心声。

从教多年,他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工作严谨认真。他的付出,同学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只要他在,办公室里总是充满“人气”。学习上感到疑惑了,同学们会想到他;生活上遇到困难了,同学们会想到他;努力后收获成功了,同学们也会想到他……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刻意的行动,“情至深 爱无言”,学生的信任与进步就是对张教授最好的回报。

短短的采访被打断了五次,或是有人来访,或是电话响起,这使得记者也不忍心继续打扰这位忙碌的学者。虽然这是记者与张教授的第一次交流,时间也很短暂,但是一沙一世界,相信透过所挖掘到的点滴,我们对张教授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正像他自己所信奉的那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就是张从军教授,这就是他选择的人生态度。

记者 朱洁 段平平


第三版

学术风

★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何帆研究员应邀前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仙林校区经济学科楼115教室、管理学科楼116教室分别为金融学院和国际经贸学院的师生们作了两场学术报告。

在题为“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报告中,何帆研究员首先回顾了美国次级债的历史,之后又从次级债市场的参与者、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贷款的创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方面详尽阐述了爆发机制。报告由金融学院副院长孙杨主持。

在题为“世界是平的—中国的选择”的报告中,何帆研究员在介绍了“世界的竞技场被夷为平地”后,他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平坦的世界”的理解与思考。何帆教授的睿智博学、幽默风趣,赢得同学的阵阵掌声,他深入浅出的剖析,带给师生们许多启迪。报告由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汪素芹教授主持。科研处

126日上午,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皓教授在仙林校区经济学科楼报告厅为我校新闻学系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政府新闻学”的精彩讲座,阐述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讲座由王开田副校长主持。

作为“政府新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创始人,叶皓部长认为,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由原来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改变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媒体成为了政府“带有挑战性的朋友”。叶部长指出,政府要理解新闻,尊重记者,宽容舆论,服务媒体,研究媒体。他建议,政府官员要认真学习政府新闻学,培养应对媒体的能力,搭建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桥梁,改善新闻舆论的环境。

叶部长报告结束后,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丁柏铨教授发表点评。他说,善待、善用、善管媒体是我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本次讲座具有创新精神,兼具学术与实际价值,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体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

王开田副校长对叶皓部长的讲座和丁柏铨教授的点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他们颁发了我校客座教授的聘书。记者  谈晶晶  实习记者  冯亦建

121日晚,福建路校区教一楼101教室座无虚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秘书长Dr.Roland Ernest Poms先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严梅荣教授为Poms博士的讲座翻译。

Poms先生以“谷物食品安全的欧盟法规和对分析方法的挑战”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欧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规和规定。他讲述了当前欧盟食品的热点问题,包括油炸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丙烯酰胺的含量、真菌霉素的形成、食品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转基因食品的应用以及其安全性、农作物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和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等,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

之后,Poms先生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有我校参加的国际合作项目课题“MoniQA(Network of  Excellence)”。MoniQA项目有来自六个大洲的37个国家参与协作,共有155名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我校与四川大学是参加此次项目的两所中国高校,严梅荣教授参加了此次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

记者  孙婧  翟雪梅  武瑞清

125,应我校法学院的邀请,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童星教授来我校,在仙林校区法政学科楼207教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精彩讲座。

教授紧密结合十七大的相关精神,为同学们介绍了5年来国家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阐释了三代领导核心的历史地位、新时期的“三最”(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等问题。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童教授重点讲述了社会建设问题,揭示了社会管理及其本质,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介绍了热点时政问题的新提法。记者 张永辉

125,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国刚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李圣敬博士应邀来我校,在仙林校区法政学科楼模拟法庭作了题为“国际贸易救济法律舞台及其角色的表演”的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沈木珠教授主持。

博士先通过他亲自受理的几起国际倾销诉讼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所面对的六种国际进出口贸易壁垒。结合具体案例,李博士还介绍了反倾销的程序,分析了中国一些反倾销案例败诉的原因。讲座结束后,李博士热情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同时也为有意从事律师职业的同学进行了职业规划,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关注社会动态的重要性。

实习记者 姚颖 蒋媛

1210日上午,在福建路校区教一楼202教室,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吴永宁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风险评估与食品安全”的讲座。

教授首先纠正了人们对食品安全这一概念的一些误解,详细介绍了风险体系的四个部分组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风险认知。他指出,中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国情需要的标准和法规,切实有效地抓好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措施,而不是用来牟利创收的手段。为了让更多人享受食品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贸易的公平进行,请让食品安全事业回归到公共卫生的真正含义上来。”讲座最后,吴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他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态度。记者 顾洁

1210日下午,江苏银监局局长、我校客座教授周忠明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经济学科楼116教室为金融学院师生们作了题为“当前信贷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讲座由金融学院副院长孙杨主持。

周局长从中国的信贷发展史引出“地方政府负债与银行信贷”问题,指出地方政府背景贷款是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模式,市政建设投资收益的外部性是政府背景贷款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得政府背景贷款成为必然的金融创新。随后,周局长阐明信息不透明、缺乏利益约束机制和市场监督、地方政府负债总量难以控制是当前地方政府背景贷款的三大缺陷,并指出流动性风险是地方政府背景贷款的主要风险。对此,地方政府可通过发行市政债券、市政资产证券化和加大金融创新的方法降低地方政府背景贷款风险。此外,周局长介绍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与发展情况、小企业信贷配给等方面问题。尚震宇

 

 

点击校园

★日前,我校仙林校区大礼堂内传来阵阵暖流,深情的表演、雷鸣般的掌声传达着每个人心中的爱,“让一毛钱闪光——五校联合爱心公益晚会”在此上演。此次活动由我校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五所高校联合主办,我校新闻学系承办,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办。

晚会以一段反映贫困失学儿童现状的DV拉开帷幕。随后,南京师范大学倪露的新疆舞《青春舞曲》、我校徐枝薇同学的《海阔天空》、话剧《美丽世界的孩子》等节目精采纷呈,用手语诠释的《感恩的心》又一次与观众的心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晚会期间,举办方举行了爱心捐助仪式。我校学生会主席、社联主席代表各自团体募捐,五校学生会主席在公益海报上贴“心”表决心。

记者 钱呈 实习记者 卜乐 张萍

★日前,工商管理学院为6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连续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进校录用优秀人才,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应邀来校举行专场宣讲会,欧尚超市汉中门店的法国籍店长Guillaume Faure先生及人力资源部经理先后介绍了欧尚公司情况、招聘职位和岗位要求,并认真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南京钟山宾馆、南京潍景国际大酒店等9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招聘单位对应聘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洁

121日晚,我校仙林校区管理学科楼报告厅座无虚席,由我校会计学院团总支、健坤学社、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主办的校首届CIMA财务分析大赛总决赛在此激烈开场。经过激烈的角逐,由会计053班的邱亮、胡维娜、方莉同学组成的123代表队获得冠军,会计051班的诚悦队、审计05级的蜘蛛网队分获亚军和季军。邱亮、王晓琳、陈翠同学分获最佳表现奖、最佳风度奖和最佳潜力奖。

实习记者  胡蝶  张萍 梁静

122日下午,“博爱”高校联合画布展的启动仪式在鼓楼区妙峰庵社区的活动广场举行,拉开了高校联合画布展巡回展的序幕。此次活动由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发起,以“博爱”为主题,以“用心点亮世界,让爱洒满人间”为口号,旨在倡导大学生发扬和宣传博爱的精神。各个高校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与鼓楼区妙峰庵社区的部分工作人员一起参加了画布展的启动仪式。

此次画布展展出的作品均由各个高校的同学自行创作完成,内容包括国画、书法、动漫、水墨画等多种形式。同学们用新颖的创意精心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博爱”精神。此外,同学们还进行了宣誓和签名活动。活动开始不久,便引来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热情的同学们为前来观看的市民们做起了现场解说员,向他们宣传“博爱”的精神。

记者 武瑞清

翟雪梅

122日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办的第一届趣味歌唱比赛“FUN歌之夜”在福建路校区“教工之家”活动厅举行。来自食工学院社联和自考专业的八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此次趣味歌唱比赛分三个环节:压气球猜歌名、听曲辨歌和情歌对唱。比赛激烈精彩、妙趣横生。最终,由Dream舞团、摄影团和爱馨社组成的代表队凭借高度的默契和精彩的表演,夺得桂冠。

记者 马旭升 实习记者 马健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法学院法学社在仙林校区中苑、西苑食堂门前举行举办“法律在身边”大型法律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打出了“法律在身边,携手共创法制社会”的条幅,并发起了“法律宣传千人签名”活动。同学们主动签名,表达自己维权普法的意愿。同时,在场的工作人员还向大家发放了宣传单,介绍了关于物权法的最新典型案例和司法解释等热门话题。

实习记者 卜乐  唐玥

1119 日至125,由校团委、艺术设计系团总支主办,我校金陵书画社承办的首届大型书画作品展在我校新华书店内展出。本次展览得到了我校艺术设计系闵祥德教授、施建中博士和南京各大高校书画社团的大力支持,并送来作品参加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大多是金陵书画社的精选作品,作品类型多样,有书法、国画和版画等。作品或精细秀美,或粗犷大气,或飘逸俊美,充分展现了社员们的文化修养与艺术情趣。胡忠杰

126日晚,由工商管理学院主办,I爱电影协会、Sunny爱心协会协办的“携手新通,魅力人生”经典电影配音大赛在仙林校区管理学科楼报告厅精彩上演。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有六支队伍脱颖而出。比赛分为英文自我介绍、经典电影配音、电影知识问答等环节。流利的英语体现出选手们深厚的英文功底,睿智的答题反映了选手们广博的课外知识。经过激烈的竞争,Daydream队摘得桂冠,茗扬队、ABC队分别获得二、三名。 实习记者 张萍

127日晚,我校福建路校区大礼堂灯光绚烂,音律舞动,洋溢着浓浓的青春欢快气氛。由我校福建路校区学生会主办的“唱响南财”福建路、桥头校区十佳歌手PK晚会在此上演。选手们或青春动感,或激情高亢,或轻灵唯美,他们的精彩演绎让观众如痴如醉。实习记者 黄慧 李春雪

128日下午,由我校IN社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学院相关社团协办的仙林大学城彩妆大赛决赛在我校仙林校区管理学科楼报告厅火热举行。来自三个学校的11组选手进入决赛。比赛项目分为Party妆、职业妆和生活妆。各参赛者为观众们带来了风格迥异的作品。最终,我校柴思远同学一举夺得冠军。

实习记者 潘静

128日下午,仙林大学城举办了一场名为“Im ready2008北京奥运 ——传递奥运梦想”奥运接力赛的总决赛。此次活动由我校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欣”青年志愿者协会、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接力赛全程共设了4个点:南师、大成名店、南财、南邮。在各接力点处,选手都必须找到工作人员并完成指定任务。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新闻学系陆恿、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董淼两位同学的“蓝三”组合获得第一名。记者 朱洁

128日晚,我校首届校园情景剧大赛暨首届校园心理文化节闭幕式在仙林校区大礼堂举行,本次活动由校团委、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共同主办。

各院系参赛队演绎的心理剧内容丰富多彩,带领我们领略了心灵殿堂的神秘。经过激烈的角逐,由法学院和新闻学系共同选送的心理短剧《漂浮的虚荣》,以其真实而又丰满的人物角色和感人的表演摘得桂冠,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的《回家》、信息工程学院的《转身拥抱阳光》获二等奖,工商管理学院的《得失之间》、信息工程学院的《盲点》、公共管理系的《我们都是好孩子》、财税学院的《无私的爱》获三等奖。姚新颖、秦沁两位同学以精彩的表现赢得了“最佳表演奖”。《回家》获得最佳剧本奖。 

实习记者 卜乐

张萍 袁慧慧 蒋媛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仙林校区大礼堂内魅力飞扬,青春舞动,财政与税务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各院系迎新晚会相继在此精彩上演,学院领导和同学们一起喜迎新年的到来。高记


第四版

编者按:20071213,是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30万人死于非命。大屠杀持续六个星期,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历史渐行渐远,记忆却不容丝毫淡化。在这个充满黑色记忆的日子,我校同学纷纷参加各种悼念活动,本报特刊出同学们撰写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文章,让我们共同重温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南京》,南京!

这是一个背山靠水虎踞龙盘的城市,这是一个古老沧桑充满历史的城市,这是一个曾经记载着屈辱的城市,这是一个在七十年前沾满了鲜血与呐喊的城市,这座城市,名为南京。

南京。这个我生活了二十年的城市,它古老,它安详,它不比上海的繁华喧闹,它不敌西安的庄重稳定,它静静地坐落在长江岸边,奔腾不息的江水带走了千百年的喧闹与浮华,却冲不淡七十年前浓浓的血腥和悲伤。

距离那一场惨案已有七十年之久了。七十年,足以让一个新生儿成为耄耋老人;七十年,足以让一群历史见证者长眠于尘土之中;七十年,江东门边的累累白骨,长江岸上的悲哀魂灵,最终化为了以30万为开头、死亡为结束的历史档案。唯有每年一次的警报响声,徘徊于城市上空,久久,不愿散去。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样的惨剧呢?还有多少人会在警报声响起时停下脚步,陷入沉思呢?七十年前,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遍布了妇孺老幼的哭喊,洒满了爱国将士的鲜血。30万,不是数学课本上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30万条鲜活的生命,它是30万次无声的呐喊。在现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里,我们还可以查到保存良好的资料,我们还可以知道死于那里的犹太人的姓名与背景。可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我们只能看到一具具变形的白骨,重叠着,扭曲着,死亡成为没有尊严和名义的屠杀。再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或者,他们已没有亲人,全部的血脉,都已随着那一场屠杀消失殆尽。他们的尸骨交融,他们的血与肉化为泥土与尘埃,唯有空洞的眼眶,诉说着无尽的绝望。

再一次看《南京》,这部以西方视角展示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当时上映时报纸上的巨幅照片还记于心中,当日历又一次翻到1213这一天,已不是当日的匆匆一瞥,历史不容遗忘,亦不容篡改。

“妈妈说,怎么逃呢,没地方去了,要死,就死在一起吧。”“没有人知道死了多少人,士兵们死在坚守的岗哨上,还有成千上万的难民没有到达安全区。”……那些年迈的老人讲述着亲历的过往,还有很多曾经旁观的,或者帮助过南京难民的外国援助者们的陈述。七十年前的悲痛,纵使再过七十年以后,当听见“nanking is lost”(南京失守)时,我的眼泪终于还是无力地流了下去。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历史的见证人一个个远去,与日本兵殊死搏斗身中37刀的李秀英最终没有看到日本法庭宣布她起诉胜利的判决声,忏悔自己罪行的东史郎老人生前亦在日本国中遭到谩骂屈辱,活着的历史一页页撕去,而未来的道路应当如何前行?

我无意成为仇视他国的愤青,也不想发出抵制日货的呼喊,我只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听到警报声响的霎那,不要嬉笑,不要打闹,不要以为那只是年复一年的历史尘埃,不要以为和平是永恒的安详,那些鲜血与哀号的过往,那些屈辱与弱小的代价,是肩负于我们身上不能拒绝的重担,是激励灵魂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不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仇恨,不是一国民众对另一国的敌视,那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那是一场社会的悲剧。而现在,我希望每一个人可以静静地站着,静静地听着,静静地祈祷,愿亡者安宁,愿和平永存!金融062 毛舒羽

历史,不容忘却

19371213,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南京,这座在秦淮河边宁静了千年的城市在一瞬间变成了一座荒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南京大屠杀——中华民族躯体上无法消弥的一道伤疤。70年的风雨,洗不掉70年前的血腥与悲伤。昔日的屠场已重建为一座繁华的城市,南京正在蓬勃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这曾经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心中的疤痕。

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有当时中外媒体的报道为证,有无数照片、文字记录为证,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裁决为证,有侵华日军的忏悔为证,更有死难者的累累白骨和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然而,在惨绝人寰的真相面前,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日本却不断有人否认历史。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于19846月出版《“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妄图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1998年,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自由史观会成员的松村俊夫,分别通过日本展转社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和《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本书,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导演水岛悟于2007124说,他正在筹备一部名为《南京真相》的纪录片,目的是为了证明“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发生过”。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一次又一次地参拜靖国神社,贡拜甲级战犯;日本教科书公然篡改历史……一系列的事件,深刻地说明了日本人不敢正视历史。

但是,墨写的谎言,始终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中国人民、世界人民都鉴证了这一切。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说道,在写作《南京大屠杀》那期间,每天接触到大量日军暴行录,精神上受到很大创伤,时常失眠忧郁,成书时体重锐减,书中插图都是避重就轻,唯恐太露骨会使许多公立图书馆拒绝把书列于架上。

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我们可以原谅,也应当原谅,不应当将那个历史的悲剧扩大为国家与民族间的仇恨。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忘记那段鲜血淋漓的历史。庆幸的是,我们始终没有忘却过。不管是让人反思的张纯如的死,捍卫历史的《东京审判》,还是震撼心灵的《南京》……一个个事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不能记住历史,那么历史就一定会重演。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已经过去的事实也是无法再次更改的。我们应该做的,不仅是铭记历史,而且更应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大,中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国力,中国人必须自强不息、顽强奋进,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各国之中,才能昂首挺胸地站在世界的面前,才能得到其他各国的尊敬,才能够让那些不尊重史实的人正视历史。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敲响了和平的警钟,向我们呼吁着和平的重要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应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而身为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理智地面对现实,奋发图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奋斗,为壮大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统计062 杨哲

 

 

殇!殇!殇!

血尚温否?

 

擎指斥苍茫,顿足恨语噎。

年来血泪积如山,忽而又作倾盆雨,

天地绝绝吾一人,空嚎哀土无竟期!

腥楼欲挂怒吴目,肝胆当披重耳犀,

专诸只身化鱼剑,田横五百做死衣;

倾而平正灵均携龙翼,

直把相邀忘言夺穹机!

 

烈兮身死神以灵,毅兮魂魄鬼为雄;

欲唤万千如麻漫天列,

定要翻转乾坤铸轩辕!

而今空余尘与土。

 

此罢已无泪,犹见苍颜衰,

忽忆昔时明月夜,切切竟唤彩云归。

惟觉铁肩应负道,古来今往谁人堪!

 

呜呼!悲狂已逝意更坚!

只此叱,

殇!殇!殇!

兜鍪俱,

吾当歌!

新闻071 赵宇

 

 

我校大学生不忘国耻,牵头举行大型签名募捐等活动

本报讯  128,由我校牵头举办的仙林大学城“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70周年”万人签名、募捐公益活动分别在火车站和新街口展开。广大市民纷纷踊跃参与,慷慨解囊,以此来铭记这段刻骨的历史。下午,活动工作人员到达新建成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捐款和万人签名横幅交送给了纪念馆。

此次公益活动由我校发起,校学生会、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联合分别在火车站,新街口举行大型签名、募捐活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分发宣传资料并引导市民签名、捐款。众多市民愿意为爱国事业奉献一份力量:很多小朋友的家长都乐意把孩子带来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也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表示勿忘国耻;有一位失去右臂的残疾人艰难地用左手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匿名捐出了100元……很多画面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也有许多旅客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本次活动从早上8点持续到了中午11点半,横幅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签名象征着大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当天下午活动主办方将2张签满了名字的横幅和近3000元的捐款转送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受到副馆长侯曙光先生的亲切接待。侯先生说,纪念馆本身作为一个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其主要职责就是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历史。他们作为国家将来的中坚力量,有必要铭记这段历史,为建设和平国家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等院系社团联合会纷纷组织同学们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向30万遇难同胞敬献花圈,为和平祈祷。信息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影社文化俱乐部在仙林校区西苑食堂门口举办南京大屠杀海报图片展,在仙林校区管理学科楼报告厅播放主题电影《南京!南京!》;工商管理学院在仙林校区管理学科楼报告厅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一张张照片、一幕幕镜头述说着19371213的血与泪,同学们观看后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在纪念横幅“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永不忘却的19371213”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表示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校团委  田铮铮  孙兴林

 

 

我校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二周年系列活动

本报讯  129,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在纪念“一二·九”青年爱国学生运动72周年之际,我校团委、各院系纷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激励同学们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

125晚,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一二·九”作文比赛在福建路校区D楼活动室开赛。比赛采取现场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时间为2个小时。参赛同学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心中对爱国先烈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写下自己对“一二·九”运动及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的认识和感触。比赛结束,经评委审阅,食安072班的黄慧同学获得一等奖。

126晚,由校团委主办、经济学院分团委承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比赛在仙林校区经济学科楼报告厅举行。在一段雄壮的国歌后,播放了名为《救亡之路》的“一二·九运动”纪录短片,让同学和老师们仿佛又置身于那段沉重的历史中。接下来的比赛精彩纷呈,现场高潮迭起。来自各院系的15名选手各显身手,或慷慨激昂,或深情沉重,或豪情满怀。红山学院吴嘉宁以一首激情澎湃的长诗《十二月的追怀》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法学院徐肖晨的《不忘曾经的记忆》让人坠入了中华民族沉沦与崛起的记忆;经济学院潘静的《月光无痕,记忆永恒》,使大家聆听到了那个岁月里的呼声……最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庄一骄以优异的表现摘得桂冠。

129,会计学院首届“一二·九”拔河比赛在仙林校区西苑操场拉开帷幕。27支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比赛。比赛分ABCD四个区,最终决出前八名。赛场上,同学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场下,观众的加油声、口号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审计061班一举夺得冠军,会计072班、会计064班分获第二、第三名。

129,我校法学院在仙林校区举办“纪念一二·九”环校跑活动。凛冽的寒风挡不住同学们心中的热情,来自法学院、新闻学系、财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6支队伍的选手们轻装上阵,跑完全程并回答了各站点提出的与“一二·九运动”相关的问题。最终,法学院荣获第一名,财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分获第二、第三名。

    此外,我校财政与税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海报宣传、展览图片等形式再现了七十多年前爱国儿女奋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告诉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则以“展当代风,系先驱情,承民族魂”为主旨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摄影、征文活动,以真实的影像、细腻的文字来表达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记者 孙婧 实习记者 卜乐 唐玥 严凌洁